河南地方债规模(江西省地方债发行规模)
地方债规模(地方债余额超过26万亿元)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60208亿元。这是地方债余额首次突破26万亿元。
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设定了“上限”,并采取限额管理。今年的地方债务余额额度规模需要3月份全国人大批准。但从去年的额度(28.8万亿)数据来看,26万亿显然处于安全区间,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是安全可控的。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存量一直在快速增加。一方面缓解了地方财政收支压力,扩大了有效投资,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特别是对疫情的影响,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和有为。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快速积累,地方政府负债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不断上升,预计2020年机构在93%左右。财政部官员还预计,地方负债率将逼近去年100%的国际警戒线下限,债务风险加大,未来财政可持续性挑战加大。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稳步走上正轨,202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去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具可持续性”,主要关注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需要,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为应对未来新的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空间。合理确定赤字比例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政府负债率为45.8%,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但去年政府负债率比上年增加了7%,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今年政府整体杠杆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全国政府负债率不会像去年增加那么多,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不会像去年增加那么多。
但是,为了稳定经济,保持适当的财政支出强度,今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将适当增加,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去年底的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上表示,地方政府债务存量一直在快速增加。虽然短期内增加债务可以缓解特殊时期财政短缺的压力,但对未来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十四五”期间,大部分省市债务可持续性堪忧。粗略计算,约四分之一省级财政的收入中,50%以上将用于偿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也积累了财政风险。
此前,财政部官员公开表示,宏观经济好转后,地方政府合法债务特别是专项债务规模要逐步“退去”,防止路径依赖的形成和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
从结构上看,地方政府债务细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129495亿元,专项债务130713亿元。特殊债务余额超过一般债务余额。
楼继伟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短板。事实上,这些领域大部分都与公益投资有关,大部分都不是专项债务项目。一些投资可以通过地方一般债务来满足。因此,我们需要从整体上调整债务结构,增加地方一般债务的比重,降低地方专项债务的比重。
他认为,优化债务结构可以防止地方债务风险的积累。顺应促进消费、投资结构调整、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的趋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