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弑其君的原文和翻译(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翻译)
大家好,小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翻译,崔杼弑其君的原文和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2、东郭偃臣崔武子。
3、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
4、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5、庄公通焉,骤如崔氏,以 崔子之冠赐人。
6、侍者曰:“不可。
7、”公曰:“不为崔子,其无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曰:“晋必将报。
8、”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
9、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乃为崔子间公。
10、夏五月,莒子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齐。
11、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
12、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
13、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
14、公拊楹而歌。
15、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
16、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於庙,弗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
17、近于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
18、”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
19、晏子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
20、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21、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22、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
23、兴,三踊而出。
24、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25、”叔孙宣伯之在齐也,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
26、丁丑,崔杼立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盟国人于大宫,曰:“所不与崔,庆者---”晏子仰天叹曰: “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乃歃。
27、辛巳,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28、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
29、”崔子杀之。
30、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31、其弟又书,乃舍之。
32、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
33、闻既书矣,乃还。
34、译文齐国棠公的妻子,是东郭偃的姐姐。
35、东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
36、棠公死,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去吊唁。
37、崔武子看到棠姜很美,便很喜爱她,让东郭偃为他娶过来。
38、齐庄公和棠姜私通,经常到崔家去,把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
39、侍者说:“不行。
40、”齐庄公说:“除了崔子,别人难道不会有同样的帽子了吗?”崔武子由此怀恨齐庄公,又因为齐庄公乘晋国的动乱而进攻晋国,说:“晋国必然要报复。
41、”崔武子想要杀死齐庄公来讨好晋国,而又没有得到机会。
42、齐庄公鞭打了侍人贾举,后来又亲近贾举,贾举就为崔武子找机会杀死齐庄公。
43、夏季,五月,莒国由于且于这次战役的缘故,莒子到齐国朝见。
44、十六日,齐庄公在北城设享礼招待他,崔武子推说有病,不办公事。
45、十七日,齐庄公去问候崔武子,乘机又与棠姜幽会。
46、姜氏进入室内和崔武子从侧门出去。
47、齐庄公拍着柱子唱歌。
48、侍人贾举禁止庄公的随从入内,自己走进去,关上大门。
49、甲士们一哄而起,齐庄公登上高台请求免死,众人不答应;请求与崔杼订立契约,也不答应;请求在太庙自杀,还不答应。
50、都说:“君王的下臣崔杼病得厉害。
51、不能听取您的命令。
52、这里靠近君王的宫室,陪臣巡夜搜捕淫乱的人,此外不知道有其他命令。
53、”齐庄公跳墙,有人用箭射他,射中大腿,掉在墙内,于是就杀死了他。
54、晏子立在崔氏的门外边,他的手下人说:“(您也要)为君王而死吗?”晏子说:“他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手下人说:“逃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逃走?”手上人说::“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用他的地位,来凌驾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
55、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是为了他的俸禄?应当保护国家。
56、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也就是为他而死,为国家而逃亡,那么也就是为他而逃亡。
57、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除非是他的私宠吗,其他人谁敢去做为他而死或随他逃亡的事情呢?而且别人立了君主又把他杀掉,我哪能为他而死?哪里能为他而逃亡?但是又能回到哪里去呢?”开了大门,晏子进去,头枕着齐庄公尸体的大腿哭,起来,依礼数跳跃三次以表哀悼以后才出去。
58、有人对崔武子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59、”叔孙宣伯在齐国的时候,叔孙还把叔孙宣伯的女儿嫁给齐灵公,受到宠爱,生了齐景公。
60、十九日,崔武子拥立景公为国君而自己出任宰相,庆封做左相,和居住在国都之内的人人们在太公的宗庙结盟,说:“如果不依附崔氏、庆氏的—”晏子向天叹气说:“婴如果不依附忠君利国的人,上帝明见此心!”于是就歃血。
61、二十三日,齐景公和大夫以及莒子结盟。
62、太史记载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
63、”崔武子杀死了太史。
64、他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因而死了两人。
65、太史还有一个弟弟又这样写,崔武子就没杀了。
66、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样写好了的竹简前去,听到已经如实记载了,这才回去。
67、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崔杼弑其君 》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于襄公二十五年时创作。
68、主要讲述了晏子在国君死难问题上的处理办法,充分体现了晏子这位有头脑有才干的政治家的风采。
69、《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70、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71、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72、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73、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74、人物背景晏婴(?—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75、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76、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77、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
78、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79、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
80、内辅国政,屡谏齐王。
81、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82、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
83、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