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制约机制(社会监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制约机制对还是错)
大家好,小活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社会监督员,社会监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社会监督员是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中挑选的对新闻媒体实施导向、质量与队伍素质进行监督的群体。
2、社会监督员应从如下方面对媒体实施监督:是否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即通常说的政治家办报(台)。
3、具体讲,看其与中央、省、市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部署是否保持一致,发布的信息包括言论是否正确。
4、从宏观上讲,在当前是否与科学发展观的决策、党的十七大精神一致。
5、2、是否围绕党、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否积极组织落实重大主题报道,大型系列报道,如重大工程建设、各条战线典型的报道是否做细、做好。
6、3、在反映时代主流方面的信息是否占主要版面、时段,以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
7、4、在正面宣传为主,服从大的决策及一个时期中心前提下,每个阶段的宣传口径,把握是否准确、平稳。
8、5、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等敏感问题报道上,是否遵守纪律、听从招呼,按照规定6、在国家重大政策、民族、宗教、外交、军事等方面是否按规定保密。
9、7、在涉及社会新闻、文体新闻包括明星逸事趣闻报道中,有否低俗、炒作、渲染、猎奇之倾向。
10、客观公正的“帮忙不添乱”的舆论监督也属导向,看其是否恰到时机。
11、这也是社会监督员的职责。
12、扩展资料:社会监督的特点:社会监督具有广泛性。
13、社会监督虽然不具有国家监督所具有的运用国家权力的性质,但其在监督主体、客体、内容、范围和影响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监督方式和途径上的灵活多样,使其成为法律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4、2、社会监督具有标志性。
15、社会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完善程序,与一个国家民主、法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成正比,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民主、法治的发展程度。
16、3、社会监督具有启动性。
17、社会监督虽然不具有国家监督所具有的国家强制性和直接的法律效力,但其积极、主动的监督方式却可能引发和启动国家监督机制的运行,导致带有国家强制性的监督手段的运用,甚至产生强制性的法律后果。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监督。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