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质量保证措施(高层住宅分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保证要点:选择精密仪器,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实施科学周密的测量方案;做好现场测量标桩、建筑物定位线、高程水准点的保护工作,并定期复核;仪器由专人专用,并定期检查和校验。
专栏房屋建筑质量控制措施作者:39.9元来自建筑行业的第一兄弟,已有301人购买了它。
测量质量控制流程见下图:
测量质量控制过程
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钢铁原材料
钢材进场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合格证和复试报告。验收质量控制流程见下图:
原钢筋验收的质量控制过程
2.2钢筋加工
钢筋在加工前应清洁无损伤,使用前应清除油污、漆渍和铁锈。为了保证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尺寸准确,将使用钢筋加工定径夹具来控制钢筋的尺寸,并加强过程中的检查。例如梯子筋的加工,请参考下图:
梯子金模具
阶梯钢筋加工图
2.3钢筋绑扎质量控制流程如下所示
钢筋绑扎质量控制流程
钢筋绑扎的重点应保证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位置可由各种定位筋控制,保护层由成品垫块保证。例如,在下图中可以看到对墙钢筋的控制:
墙体钢筋保护层控制图
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根据新浇混凝土的自重或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的有关数据和规范计算,确定模板体系、措施和施工方案。模板系统必须在模板设计中进行计算。除了整体的模具配套要求外,对于本工程,模板设计要重点考虑一些特殊部位的模板设计,如阴阳角的接口、楼层之间的过渡节点、底部节点、门窗洞口、电梯井等。,确保洞口方正,尺寸准确,层间过渡自然。在模板设计中,还应注意各种接缝的处理,以免变形、错位、胀模、漏浆。对于墙柱模板,在配模过程中也要注意穿墙螺栓的布置,要与模板背面的刚度相匹配。特别要注意模板与上下开口及门窗洞口的间距,避免出现涨模漏浆现象。
3.1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模板质量控制流程
3.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1)烂根的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在墙、柱周围根部浇筑宽50mm、高30mm的混凝土小平台。混凝土达到1.2Mpa后,用大理石机拆除根部混凝土小平台,以保证模板支撑处混凝土的平整度,避免漏浆。同时,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均匀浇筑适量与墙体混凝土厚度相同的水泥砂浆,避免底部出现蜂窝现象。
墙体根腐病防治措施
(2)制止膨胀方式和偏差的措施
模板强度控制;反向加密;模板设置前,先设置定位线和控制轴线;模板安装就位前,采取定位措施,如用梯子筋控制模板支撑位置。如下图:
(3)防渗漏措施
模板的刚度和强度设计、接缝的细部设计、混凝土的振捣强度等因素都会成为混凝土渗漏的主导因素。为了从多方面消除混凝土渗漏,模板系统设计选用刚度和强度可靠的钢模板系统,模板平缝采用玻璃胶粘结平缝和自粘带挤压安装平缝的方法。并严禁在转角处安装拼缝。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模内灌水的方法检查模板系统的渗漏情况,并及时纠正。
(4)柱缝漏浆
在第一次浇筑形成的混凝土柱上端预留的凹槽内,贴海绵条加厚,保证不漏浆;梁柱节点增加异形模板。
4、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1浇筑混凝土的准备
现场制作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试块。所有相同条件的试块必须在下料口制作,并在施工现场养护,以确保条件与实际混凝土条件相同。操作面附近必须准备好振动台、模具等相关仪器。
相同条件下试块取样及养护图
4.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流程见下图:
按规程、方案和技术交底要求进行,用测量尺检查分层厚度。例如,如果一层为50厘米,则测量杆应每隔50厘米涂上红色和蓝色标记线。测量时,应直立在混凝土的上表面,用露出的测量杆的长度来测试各层的厚度,并配有检查和浇筑用的照明灯。各层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为了保证墙、柱的分层浇筑厚度,可以计算出每根柱的分层混凝土用量,并根据这个用量定制相应规格的小灰斗,以控制每层的混凝土浇筑量。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派专人看管模板。发现模板变形或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在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将其修整平整,然后覆盖并养护。
4.3混凝土表面色差
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外观应均匀,目测不应有明显色差。色差是由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使用、配合比、模板表面平整度、模板脱模剂的合理选择、振捣时的过振和欠振、坍落度控制、成品保护等因素造成的。消除表面色差的方法是确定合理的振捣工艺,精心选择混凝土材料,优化配合比,确定可靠的模板体系材料,加强成品保护,加强过程控制。效果图如下:
5、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防水材料的性能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对防水材料及其配套产品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找平层施工时,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施工前,基层应湿润,摊铺均匀,厚度一致,并找平压实。水泥砂浆找平层收水后,用铁抹子进行二次压光处理,终凝后及时洒水养护。根据设计或规范要求,找平层应设置分格缝,宽度为20mm,纵横间距不大于6m。
防水材料施工时,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9%。对于施工缝,屋面和设备的阴阳角,水落口,上人屋面的出入口等。应在大面积防水施工前加强。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淋水试验(时间不少于2h),试验合格后及时进行上层施工。
6、装饰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深化和完善节点设计
在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各部分节点进行深化设计,对图纸中不够详细或考虑不周全的部分进行完善。
6.2组织专业施工队伍。
装饰施工采用责任工程师领导下的专业队伍劳动组织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保持人员稳定,根据工程实际内容和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和思想教育。
6.3选择品质优良、绿色环保的材料。
充分征求业主和设计师对装修材料选择的意见,特别提出环保要求。
大面积使用的重要部位和材料,应由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共同审核确定,并见证盖章;进入现场时,严格按照封样验收。进场材料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有复试或试验要求的,必须进行复试或试验;材料的所有证件和手续必须齐全,并应随货同时到场。
6.4加强细节治疗。
细节是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最充分体现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忽视质量问题的地方。所以要非常重视棱角、嘴角、嘴巴等。装修工程的。
如何处理棱、角、口等。在具体实践中,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如何相互连接和循环,以及所需的质量标准等。,应在技术交底中详细说明。
细节处理的好坏是节点设计从方案、图纸到实际成品深化完善的重要体现。
6.5协调各方之间的合作。
本工程涉及多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尤其是在装修施工阶段。因此,作为总承包方,要统筹安排,统一指挥,做好专业之间的协调,合理安排流水或交叉作业。
在时间上,有必要使用统一的参考系,这反映了强调综合放样指南的重要性。
在空室,合理安排各专业、各工序的进度,让整个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
6.6加强装饰质量管理。
认真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把事故或影响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尤其是前后两道工序的交接检验,都需要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前道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决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上道工序施工人员退场后,下道工序负责成品保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