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内容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2019-05-09 11:14:00科技485

大家好,今天就和小熊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导语:吃汤圆是每年我们过元宵节的保留节目,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馅的,小编钟爱花生馅的,还有红枣豆沙也凑合,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黑芝麻馅儿的。以前的以前还是很喜欢喝黑芝麻糊的,现在是彻底不待见这种食材了。我们年年吃了那么多的汤圆,你知道我们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一、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二、吃汤圆的传说

唐朝的时候,李世民当了皇帝,叫百姓开荒种地,栽桑养蚕,纺纱织布,发展生产,国家一天比一天富起来了。老百姓安居乐业,有吃有穿,日子过得非常舒坦。

西边的敌人看到中国粮食成山,牛羊遍地,眼就红了,见天眼巴巴地盯着中国,想来占中国的地盘,抢中国的财物。这天,他们大队人马闯进了边关,边关守将抵挡不住,派人飞马去报告。唐王听说边关吃紧,就问宰相魏征:“谁能替我出征?”

魏征是个有名的忠臣,想了想说:“派兵马大将郭子仪去吧!”

唐王很同意,就把领兵令箭交给郭子仪,又点拨了十万精兵给他,去讨伐进犯的敌人。出征前,唐王说:“郭将军,祝你马到成功,回京过年!”

郭子仪带着十万兵马,追着太阳走,撵着月亮行,呼呼啦啦开到了边关。一声号令,万兵齐出,拼杀了七七四十九天,打得进犯的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活的就求饶投降。郭子仪把一切事安顿好,才班师回朝。

这一天,唐王正在皇宫里和魏征商量国家大事,他的卫士进来报告:“兵马大将军回来啦。”唐王连忙召见郭子仪,问了边关战事。听说打了胜仗,高兴得连声夸奖,讲着讲着猛地想起出征前说的话。哎呀,年已过了好几天啦,郭将军是有功之臣,可得好好地犒劳犒劳他呀!想着想着,便笑嘻嘻地说:“郭将军出征辛苦,没过上年,我给你补两天,正月十五、十六再过个年,就算是过小年吧!”

郭子仪拜谢了唐王回营去后,唐王又问魏征:“用啥东西款待郭将军呢?”

“山珍海味文武百官天天都吃,吃腻了。”魏征说:“主上可用江南各州府进贡的好米,做点特殊风味的稀罕食品来款待郭将军。”

唐王听了觉得有理,便传旨给御膳房的厨师。厨师们接了“圣旨”,个个吓得浑身冷汗珠子噗哒噗哒往下掉。咋哩?害怕呀。谁也说不清那稀罕食品是啥样子?弄吧,没门儿。不弄吧,明摆着人头要落地。脑袋又不是菜园子里的韭菜,割了又会长出来,谁不害怕哩。年纪大的愁白了头发胡子,年纪轻的愁得眼窝陷得能捣蒜,个个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眼瞅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正月十五紧擦边啦,稀罕食品还没一点影子。这天晚上,厨师们关了灯熄了火,愁眉苦脸地对坐在一起,抹眼泪的抹眼泪,叹气的叹气,个个愁得揪心,急得头昏脑涨。

大伙正愁呀愁的。有个老厨师脊梁骨顶着墙,头勾搭在膝盖上睡觉了。打着“呼噜呼噜”的鼾声。有的说:“这老头临死了还睡得挺香。”有的说:“别惊动他,说不定他在睡梦里还想出个办法哩。”忽然,老厨师“哎呀”一声,“哧溜”蹦起来,高兴地说:“有门了,有门了!”大伙忙问:“咋有门啦?”老厨师说:“我正闭着眼想法子哩,忽听门吱咛开了,进来个白胡子老头,笑眯眯地问我:‘老伙计有啥难处,我帮你个忙吧。’我把唐王降旨要做稀罕食品的事给他说了,他说:好办,院里有个小红灯笼,你掂回家去吧。”

“我出门一看,天上没有星星月亮,院里黑咕隆洞,眼前呼地亮起一个小红灯笼,我赶忙去掂,那小红灯笼老是晃晃悠悠的飘动,照得地面红亮亮的,飘悠到院中间,红光下有个雪白雪白的圆蛋蛋,我拾起来一看,是个白面团团,摸着湿漉漉,闻闻香喷喷的,这是啥东西哩?我想尝尝,还没塞到嘴里,‘嗖’飞来一支宝箭,小红灯笼不见了,黑影里唐王指着我说:‘大胆!你怎敢偷我的稀罕食品!’劈了我一剑,我一下子惊醒了。”

大伙都听愣了,老厨师又接着说:“伙计们,我琢磨了一下,弄成了,大伙免个死,弄不成,唐王降罪,你们就说是我出的主意,我是黄土埋了半截子的人啦,要杀,杀我一个。”

“平日里我们做蒸大米,炒大米,唐王吃惯了,不觉稀罕,”老厨师接着说,“这回我们变个样,把大米磨成面,照着小红灯笼下的圆蛋样子做,里边包上白糖、红枣、核桃仁,唐王没吃过这东西,不就成了稀罕食品了吗!”大伙听了都乐开了,欢蹦乱跳的,正哭的抹掉了眼泪,叹气的笑咧了嘴。

天明就是正月十五啦!老厨师把活给大伙儿分派了一下,说:“干吧!”大伙磨面的磨面,砸核桃的砸核桃,洗枣的洗枣,厨房里这边隆隆响,那边啪啪响,搓的搓,滚的滚,赶天明就做好一大堆雪白雪白的圆蛋蛋。

正月十五这天,唐王请魏征、郭子仪进宫赴宴。厨师把煮好的圆蛋蛋端到桌上,唐王一看,碗里装的是一个个圆鼓溜球的东西,看着比鸡蛋小,比鸡蛋圆,从没见过,挺新鲜的。拈起一个放到嘴里一咬,里边白的白,红的红,黄的黄,甜蜜蜜香喷喷的,不觉连声赞道:别有风味,稀罕稀罕!又对郭子仪说:“郭将军,这是我请你吃的稀罕食品。”

“这叫啥名呢?”唐王边吃边问。

厨师们先是愁得揪心扒肺,后来又忙得团团转,哪顾得上取个名哩!老厨师眼睛一扑闪,心里头想:糯米面做的,个又圆,色又白,灵机一动,说:“叫白面团。”

魏征听了觉着叫“白面团”不好听,连忙替老厨师打圆场,说:“这白面团个个圆溜溜的,象征着唐王天下统一,国土完整,人民团圆,叫唐圆吧。”

唐王点点头说:“唐圆好,唐圆好。”

唐王正月十五过小年、吃“唐圆”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全国都知道啦,从此,就留下了正月十五过小年,吃“唐圆”的风俗。直到现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都有过小年吃“唐圆”的习惯。因为“唐圆”是用汤煮了吃,“唐”和“汤”字音相近,民间叫转了嘴,把“唐圆”叫成了“汤圆”。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又叫上元节,所以汤圆又叫元宵。

三、元宵节习俗

四、吃元宵

元宵又叫汤圆,正月十五吃汤圆,是咱们传统的元宵节习俗,寓意着团团圆圆,老辈人们以和为贵,总希望咱们每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和和美美,万事团团圆圆,陪在老人身边吃一碗汤圆,图一年的好兆头

五、送花灯

送花灯也叫送孩儿灯,古时候,元宵节节前,新成亲的夫妻总会收到娘家送来的花灯,因为灯与丁同音,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女儿一家能够添丁进口,人丁兴旺,现在好多影视剧里面也有很多这种镜头,女子在在河里放花灯。

六、耍龙灯

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因为龙象征着吉祥富贵,在元宵节的节日里,一起舞龙灯更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现在元宵节好多公园举办等会,估计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

七、迎紫姑

故老相传,紫姑是一个善良漂亮的女子,为生活所迫,做了富人的小妾,却被别人所妒,冤死在厕所中,后来被封为厕神,在元宵节的夜里,人们会用稻草扎成紫姑的模型来祭祀她,祈求她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八、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的传统活动之一,每逢节日,人们就会搬出家伙事,在一起踩踩高跷,热热闹闹的庆贺一下,同时踩高跷也是一种传统戏曲,形式多变,多种多样,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九、走百病

古时北方地区正月十五或十六,妇女们会成群结队的出去走走,或到桥边走走,或到城门墙处摸钉求子,到了晚上在返回家中。走百病也叫走老貌,经历寒冬之后,老人们也会出去走走,舒展舒展筋骨,越活越年轻。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

本文链接:https://www.xixia168.com/n/kj/45320.html

标签: 汤圆元宵节
分享给朋友: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的相关文章

什么叫一甲子(一甲子是多少年)

什么叫一甲子(一甲子是多少年)

大家好,今天就和可心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一甲子是多少年,什么叫一甲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一甲子是多少年  一甲子就是表示六十年,它是古代的干支纪年法中的说法,人们通常也用一甲子来表示年岁,比如称六十岁的人是“花甲之年”,意思就是他已经有六十岁了。  甲子为干支之一...

不惑之年是指哪个年龄(人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指哪个年龄(人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大家好,今天就和小鱼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人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不惑之年是指哪个年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人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因为其源于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重阳节登高的原因有哪些(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原因有哪些(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大家好,今天就和小白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重阳节登高的原因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登高是传统习俗,有登高辞青的说法。  重阳节登高辞青和清明节上山踏青具有呼应作用,重阳节时正值深秋,万木萧瑟、气候凉爽,这个季节登高远...

中元节的真正来历是什么(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元节的真正来历是什么(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大家好,今天就和猫猫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中元节的真正来历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二、  道教传说  “中元节”之名起于北魏,“中元”是道教的说法。道教经典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又将“三元”与“三官”相...

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闰年闰月什么意思)

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闰年闰月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就和吖吖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闰年闰月什么意思,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导语: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公历中一年265年,实际上地球绕一周的时间应该是365.2422天,为了弥补这个时间缺憾,因此有了闰年。而闰月则是农历历法出现的置润来平衡历法,我国是...

农历七月七被称为什么节(七月七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七被称为什么节(七月七日是什么节日)

大家好,今天就和小白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七月七日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七被称为什么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月七日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古俗在这天晚上,汉族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汉族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