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内容

端午节的具体由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2019-05-12 23:55:00科技470

大家好,今天就和小雪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端午节的具体由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具体由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一、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  端午节的具体由来

  一说端午起源于春秋时,为纪念晋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晋文公)曾落难逃亡,介子推跟随。没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予重耳。重耳复国后,赏赐随从,介子推独无所得,与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重耳请他出山,他终不肯出。于是重耳烧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烧死。于是重耳为纪念他,规定晋国以五月五日为寒食(不用火)之节。

  东汉邯郸淳《曹娥碑》则说,端午节是起源于吴人纪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于吴,反被吴王夫差杀害,抛尸于江,灵魂不死,化为钱塘江江涛之神。故吴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为纪念节日。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汉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但是流传影响最广的,自然还是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此说始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三、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

本文链接:https://www.xixia168.com/n/kj/46087.html

标签: 端午节由来
分享给朋友:

“端午节的具体由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的相关文章

56个民族哪个人口最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56个民族哪个人口最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大家好,今天就和吖吖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56个民族哪个人口最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由于最近几年全国都没有进行人口大普查,所以我们只能看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大普查的数据。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

乞巧节有什么风俗活动(乞巧节的风俗)

乞巧节有什么风俗活动(乞巧节的风俗)

大家好,今天就和吖吖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乞巧节的风俗,乞巧节有什么风俗活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乞巧节的风俗  七夕节习俗有很多,比如:香桥会、接露水、拜七姐、斗巧、乞求姻缘、游七姐水、储七夕水、为牛庆生、七巧贡案、拜牛郎、染指甲、七夕观星、听悄悄话、净水视影、结红...

什么叫一甲子(一甲子是多少年)

什么叫一甲子(一甲子是多少年)

大家好,今天就和可心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一甲子是多少年,什么叫一甲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一甲子是多少年  一甲子就是表示六十年,它是古代的干支纪年法中的说法,人们通常也用一甲子来表示年岁,比如称六十岁的人是“花甲之年”,意思就是他已经有六十岁了。  甲子为干支之一...

中元节的真正来历是什么(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元节的真正来历是什么(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大家好,今天就和猫猫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中元节的真正来历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二、  道教传说  “中元节”之名起于北魏,“中元”是道教的说法。道教经典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又将“三元”与“三官”相...

四大鬼节哪个最厉害(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

四大鬼节哪个最厉害(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

大家好,今天就和可心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四大鬼节哪个最厉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  我国的四大鬼节如果说起鬼节中最吓人也最广为流传的,非七月十四/十五中元节莫属了。  因为在这一个月也被称之为鬼月,而且世界上也有很多个国家也同样过这...

为什么三月三要煮鸡蛋(三月三煮鸡蛋的来历)

为什么三月三要煮鸡蛋(三月三煮鸡蛋的来历)

大家好,今天就和兔兔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三月三煮鸡蛋的来历,为什么三月三要煮鸡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月三煮鸡蛋的来历源于古代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孝感),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