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治疗方法)
大家好,今天就和猫猫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吧 。猪伪狂犬病治疗方法,猪伪狂犬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和猪疱疹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圆形,直径150 ~ 180 nm,核衣壳直径105 ~ 110 nm。病毒颗粒的最外层是病毒包膜,是来源于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结构。伪狂犬病病毒是疱疹病毒科中一种抵抗力很强的病毒。该病毒在37的半衰期为7h,在8可存活46天,在25的干草、树枝和食物上可存活10 ~ 30天。该病毒在pH 4 ~ 9范围内稳定。5%石炭酸在2分钟内灭活,但0.5%石炭酸在32天后仍有感染性。0.5% ~ 1%的氢氧化钠使其迅速失活。对脂肪溶剂敏感,如病毒醚和氯仿、福尔马林和紫外线辐射。
2、 伪狂犬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性上有差异。伪狂犬病病毒具有普遍性,可在各种组织培养细胞中增殖,其中以兔肾和猪肾细胞(包括原代I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系)最为敏感。大量接种病毒时,18 ~ 24h后可见到典型的细胞病变。
3、 伪狂犬病常见于猪、牛、羊、狗和猫。此外,许多野生动物和食肉动物也容易感染。是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人不易感染此病。养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主要是通过对染病猪的解毒传播给健康猪的。此外,被伪狂犬病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设备在传播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该病还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破损皮肤和繁殖等途径感染。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和分娩高峰期多发,因为低温有利于病毒存活。
4、 猪发生伪狂犬病后,临床症状随年龄而异,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可引起种猪流产、死胎、胎儿干尸和不孕。1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40-50%,死亡率约为30-40%。如果继发细菌感染,死亡率会更高!
5、 三。临床症状:伪狂犬病病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以及感染猪的年龄。其中,感染猪的年龄最为重要。和其他动物的疱疹病毒一样,仔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病得最重。新生仔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会导致大量死亡。临床确诊第一天,新生仔猪表现正常,从第二天开始发病。死亡高峰出现在3 ~ 5天内,部分仔猪整窝死亡。同时,患病仔猪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嗜睡、鸣叫、呕吐、腹泻,一旦发病,1-2天内死亡。尸检时肾脏布满针状出血点,有时可见肺水肿、脑膜充血、出血。15日龄以下仔猪感染此病时,病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突然,小猪体温上升到41以上,极度困倦,瑟瑟发抖,动作不协调,痉挛,呕吐,腹泻,很少恢复。
6、 断奶仔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发病率约为20% ~ 40%,死亡率约为20% ~ 40%,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腹泻和呕吐。成年猪一般都是隐性感染,如果有什么症状,都比较轻微,容易恢复。部分病猪主要症状为发热、抑郁、呕吐、咳嗽,一般4-8天完全恢复。
7、 伪狂犬病的另一个特点是种猪不育。近年来,发现部分猪场在春季爆发伪狂犬病。死胎或断奶仔猪患伪狂犬病后,母猪下半年不配种,回笼率高达90%。有些猪被反复饲养了几次。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表现为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繁殖能力。
8、 四、病理变化:死猪有明显的非化脓性脑炎快速强咬,脑膜充血水肿,脑实质点状出血;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充血水肿,卡他性、卡他性化脓性和出血性炎症常见于上呼吸道,其内有大量泡沫样液体。流产、死胎、胎儿大小相同,有不同程度的盆腔软化。宫内感染后,可发展为坏死的胎盘。胸、腹腔、心包腔内有大量棕褐色潴留液,肾、心肌出血,淋巴结、扁桃体、肝、脾、肾、心表面有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灶,直径1 ~ 2mm,类似于针点或粟粒状坏死灶,数量不等。
9、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诊断,最终诊断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同时要注意猪细小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弓形虫和布鲁氏菌的区别。1.病毒分离和鉴定:病毒分离是诊断伪狂犬病的可靠方法。收集患病动物的脑组织和扁桃体,敏感细胞,如猪肾传代细胞(PK-15和IBRS-2)、仓鼠肾传代细胞(BHK-21)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可以直接接种患病材料。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可在接种后24 ~ 72小时内出现。2.组织切片中荧光抗体的检测:取患病动物的压制或冰冻切片,如脑或扁桃体,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其优点是快速,几小时内即可得到可靠的结果。对于新生仔猪,其敏感性相当于病毒分离,但对于育肥猪和成年猪,这一规律不如病毒分离敏感。3.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可以从患病动物的分泌物中,如鼻咽拭子或组织样本中,通过PCR扩增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从而对患病动物进行诊断。与PCR分离鉴定病毒相比,它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优点。可同时检测大量样本,并可进行活体检测,适用于临床诊断。
10、 不及物动词预防和治疗:1。对全猪群紧急肌肉注射热疗,使猪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抗体,清除或中和体内的病毒。
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