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怎么选购技巧(液晶电视怎么选购技巧QLED)
液晶电视选购技巧(最新液晶智能电视选购策略)
从2018年开始,我就在知乎上回答智能电视相关的问题,后来咨询量太大就开始了付费咨询。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咨询了2万多人关于智能电视购买的问题,也评估了20多个型号。回答+咨询+实际评测也让我积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总结了智能电视的分级方法和画质处理技术。本攻略是讲解智能电视的一些关键参数,以及画质处理技术的种类和用途,帮助你拨云。
该战略分为四个部分:
一.常见问题
二。硬件和性能参数的详细说明
三。图像质量处理技术详解
四。浅谈液晶电视实现HDR效应的要求
动词 (verb的缩写)文末——不同价位的性价比机型推荐(经常回顾和更新)
常见问题和答案
问:智能电视的选购原则和方向是什么?
答:首先要明确电视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观影体验,也就是画质。二是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即操作简单易用,流畅不卡顿。片源丰富,想看的片子大部分都有。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来扩展片源和功能,广告尽量少。
因此,采购的原则和方向是:
一、电视的画质处理技术
第二,电视的硬件配置和性能。
第三,电视操作系统的易用性/来源丰富性
后面我也会重点讲这三点。
问:智能电视分等级吗?依据是什么?
答:在购买智能电视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画质。同时,一般来说,画质越好,价格越贵,而不是性能越贵。
因此,在评分时,主要依据是根据液晶电视的画质处理技术进行评分:
低端机:无画质处理技术,硬件性能配置符合基本要求。
中端机:至少采用了运动补偿功能,硬件性能与低端机相近甚至更好。
中高端:至少采用了600尼特的运动补偿/广色域/光控分区/峰值亮度,硬件性能与低端电脑相近甚至更好。
高端机:运动补偿、广色域技术、棋盘格光控分区、屏幕峰值亮度高(≥1000尼特)、屏幕刷新率高(120hz)、画质处理芯片,缺一不可。
给出一个评分表,比较直观:
注意,如果想买中高端或者高端机,只能从一线品牌中选择,因为这两个档次的电视都有光控分区,光控分区需要画质处理芯片,只有一线品牌才有,二线三线品牌没有画质处理芯片,所以不是所有品牌都有实力做高端机。
问:液晶电视还有真4K和假4K吗?
答:在2019年之前,假冒的4K面板非常普遍。现在虽然少了,但是实体店还是有的。具体区分方法见下文:
智能电视真4K屏和假4K屏的区别
问:屏幕好等于画质好?
答:液晶电视的画质与电视的画质处理技术密切相关。因为大部分人不知道什么是画质处理技术,只是说卖电视就是买屏幕,但是什么样的屏幕好呢?只要是进口的?
现在是2021年,中国的华星光电和BOE是世界上最大的液晶面板工厂。索尼和三星已经开始使用华星光电和BOE的面板。比如索尼90系列和X85J系列是华星光电面板,三星新品Q85A是BOE IPS面板。
所以画质好不好不是看屏幕,而是看画质处理技术。本文将详细说明图像质量处理技术对图像质量改善的作用。
问:网上买还是实体店买?网购质量差。没有售后吗?
答:首先你要知道实体店导购的推荐原则:最赚钱的型号先推荐给你,而不是最合适的。所以基于这个原则,导购应该尽可能让你从他那里买电视,赚你的钱。手段不限于虚假宣传和撒谎。这些都是基本功。所谓网购质量差无售后销售销售,屏幕好就是画质好。网上买的电视屏幕不好之类的评论都是在骗你。这是我付费咨询和导购推荐最大的区别。
这和在电脑城买电脑是一样的。你通常不是电脑城的“消费者”,而是待宰的羔羊。
售后线上线下购买都是一样的全国联保。打电话给品牌官方售后上门服务,而不是自己寄回给商家。
硬件方面,同价位的线下机型普遍差很多。
请阅读:
有哪些外行人不知道的电视行业的事?
想线下选择智能电视,如何避免坑?
问:如何选择电视尺寸?
回答:大小的选择以个人喜好为准。如果你没有经验或者想法,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首先,你要测量你的观看距离。观看距离是人眼到电视屏幕的距离,而不是墙壁距离。根据观看距离,一般建议2.5米以内50寸及以下,2.5米至3米55寸,3.5米至3.5米65寸,75寸及以上。当然,这个观看距离的选择只是一个建议,并不是强制性的标准。毕竟这里有顾客3米长就一定是85寸的,看着55寸就3.5米长的就头晕。每个人的生理状况都不一样。建议根据自己的预算和个人喜好来选择电视尺寸。去实体店就能感受到。
问:护眼模式真的有用吗?
一般护眼模式是关于防蓝光的。波长400-460 nm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但“不谈剂量只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首先,液晶电视产生的蓝光强度没有高到伤害人眼睛的程度。其次,短波蓝光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急剧衰减,两三米的观看距离完全不用担心蓝光伤眼。
看电视怎么保护眼睛?
第一,保证合适的观看距离,不要太近。
第二,保证适当的观看时间,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注意休息。
第三,不要在黑暗中看电视,要保证有足够的环境光。
这是严重护眼,但不严重护眼说明电视本身就有护眼功能。
目前国内厂商以防蓝光为噱头,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硬件成本。类似于高射炮打蚊子,高射炮的成本还是要消费者来承担。
还有就是电视用的低频PWM调光(120HZ,240HZ)。有些人会对低频PWM调光比较敏感,而大多数人不会感到不适。如果不能适应低频PWM调光,可能需要避开这类电视,比如三星Q系列量子点电视。
问:市面上有QLED/ ULED/量子点液晶电视吗?
QLED和量子点都是指使用量子点材料提高电视色域范围的液晶电视。总之就是说这款电视拥有广色域技术,色域很高。但是,量子点的解决方案其实不止一种,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所以QLED/量子点其实并不是一种类似OLED电视的新型屏幕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液晶电视。不要将其神化。
量子点和QLED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ULED是液晶电视上的光控分区技术,不是新的特殊屏幕技术。一般海信都用这个概念,这是一个营销词汇。比如新的线下海信U7E是ULED棋盘光控分区,U8E采用ULED条形光控分区方案。
问:软屏和硬屏哪个好?
总的来说,软屏能给电视带来更好的画面效果,对比度高,基本不漏光,有很大的综合优势。所以目前高端液晶电视都是软屏。
软屏和硬屏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硬件和性能参数的详细说明
屏幕:
在选择4K液晶电视时,首先要判断这台电视是否真的是4K的。
放大屏幕,可以看到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像素。只有红色、绿色和蓝色被称为RGB真4K,如下图所示。
相应的,红绿蓝白四个像素的屏幕就是RGBW四色4K,也就是俗称的假4K。
看一些宣传图片就能看出来。比如下图中的四种颜色代表假4K,但目前基本都是隐藏的,没有写出来,所以不是那么明显。
有的款只用真4K,有的款只用假4K,有的款随机发货真假4K,套路很深。
对于实体店,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摄像头,最大焦距,当放大镜,对着屏幕的白色区域,调节距离,直到能看清像素为止。如果还是看不清楚,可以拍张照片,然后放大。
如果是网购,就不好判断了。既然大部分客服都不知道,那就真的不好说了。你可以试着问:
请问这款电视的屏幕面板是RGB三色4K还是RGBW四色4K?
如何进一步判断你要买的型号是不是假4K?方法是什么?见下文。
智能电视真4K屏和假4K屏的区别
处理器:
智能电视处理器的好坏直接影响运行速度和流畅度,但它只是电视,不是手机。电视不需要手机那么强大的性能和存储空间空。
常见的电视CPU排名从高到低(根据核心架构):
同样的架构看主频。主频越高,性能越好。
A73四核(主频1.3GHZ/1.5GHZ和1.8GHZ)
A7双核+A53双核(主频1.1/1.5/1.7GHZ)
A55四核1.9GHZ处理器(类似A73双核+A53双核1.7GHZ处理器,还有1.7GHZ版本)
A53四核处理器(主频为1.1/1.5/1.7GHZ)
A73双核处理器(不推荐,通常是旧的或电子垃圾)
A35四核处理器(1.3GHZ)
不用担心三星电视的CPU和运行内存存储空,因为不是安卓,也没有安装第三方软件。这些参数毫无意义。
运行内存:
同样,也与智能电视的运行速度和流畅度密切相关。应该是2GB起步,尽量不要买2GB以下的。DDR4的内存颗粒比DDR3更好,读写速度也比DDR3快很多。
小套路:注意Gb和Gb的区别,是两个数据存储单位。GB是GB的八倍。有些品牌的鸡贼线下会标注12Gb运行内存,实际只有12GB ÷ 8 = 1.5GB,是不是有坑?
在存储空之间:
存储空空间的大小意味着您可以在电视上安装多少软件。一般用途主要是安装软件,其他用途非常有限。可用的8GB其实已经够用了,没必要追求太多。这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蓝牙:
智能电视支持蓝牙有什么用?可用于连接蓝牙音频耳机、遥控器、游戏手柄等。这很重要。比如你想在你枕头旁边的人睡觉的时候看电视,可以连接蓝牙耳机,互不打扰。大多数情况下,支持蓝牙为远程控制提供语音助手服务。
界面:
HDMI2.0接口支持4K@60hz视频传输,以后需要连接电视盒子。目前新电视基本都是标配HDMI2.0端口,基本没有HDMI1.4端口。
至于是否配备USB3.0接口,这个就不用说了。USB2.0接口的理论峰值速度为480Mbps (60MB/s),如果使用外置硬盘观看常规的4K+HDR视频资源,已经足够。USB3.0没必要,只能算个加号。
HDMI2.1端口可能对下一代游戏主机玩家有意义。普通用户不必盲目追求,所以意义不大。
没有HDMI2.1,依然可以正常看电影,玩PS5 XSX。目前来看,HDMI2.1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操作系统:
目前智能电视的主要操作系统是Android,其他比较知名的有三星泰泽系统、LG的WEBOS、创维酷开、阿里yunOS等。三星LG不能安装安卓软件,酷开和阿里yunos安装软件很麻烦,尽量避免。安卓电视基本上可以安装软件,客服一般会告诉你不能,因为广电总局禁止智能电视具备安装第三方软件的功能。厂家客服肯定告诉消费者不能装,但其实是可以的。
小米/华为/荣耀都是直接插的u盘。
三星和LG都不是安卓系统,会带来很多问题,可能需要外接盒子使用。
要安装海信的第三方软件,首先要在设置中打开商城模式,然后安装u盘。
TCL是先插入u盘,打开电视卫星电视-应用管理-快速安装,打开u盘里的软件进行安装。
开机广告:
有些人会比较在意这一点,希望找一个没有开机广告的电视品牌。目前没有开机广告的品牌有:松下、TCL/雷鸟、索尼、三星、LG、华为/荣耀、OPPO。
其他如飞利浦、夏普、海信、小米都有开机广告。
图像质量处理技术的类型和用途
很多人认为电视配置高就好,也有很多人认为“买电视就是买屏幕。”还有人认为高端电视和低端电视都是4K清晰度,画面效果差不多。除非是显微镜眼,否则看不出区别。其实这是一个很外行的想法,有些厂商故意利用消费者的这种误解,推出高价低配的产品。你可以考虑一下。电视的日常用途就是看电影。既然是看电影,电视的核心应该是观看效果,也就是画质。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高端机和低端机一起放电影,正常人都能看出来区别。
在本章中,我将重点介绍智能电视中应用的各种画质处理技术,以及实际效果,这也是本策略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
目前液晶电视上的画质处理关键技术有六项,分别是:运动补偿、广色域技术、光控分区、屏幕峰值亮度高、屏幕刷新率高、画质处理芯片。
运动补偿
运动补偿是最基本的画质处理技术,是中低端电脑的分界线。低端液晶电视在观看运动画面时,看起来像卡卡的,尤其是画面中滚动字幕,或者物体快速飞行时,会感觉到明显的停滞甚至拖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运动补偿算法应运而生,它通过算法预测物体在下一幅图像中的运动轨迹,生成许多图片插入到原始视频中。
可以自己下载一些清晰度和帧率较低的篮球游戏,去实体店测试一下播放效果,看看流畅度和拖影是否严重。
如果玩主机游戏,建议买可以关闭运动补偿的电视,否则输入延迟会更高。
运动补偿还有其他名称:MEMC、运动流、自动运动模式等。
电视屏幕分为60HZ和120HZ屏幕。如果运动补偿插值算法能跟上,120HZ屏幕的运动画面会比60HZ屏幕更流畅。
屏幕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是指一台电视一秒钟能闪现多少画面。显然,屏幕刷新率越高,画面闪烁越多,画面看起来就越流畅。目前,大多数电视的屏幕刷新率为60HZ,这意味着屏幕每秒钟最多可以闪烁60张图片。少数中高端机型的屏幕刷新率为120HZ。如此高的屏幕刷新率,配合超级运动补偿算法,可以通过插帧将低帧率视频补偿到每秒120帧,这样画面流畅度会比普通的60hz更高。因此,高屏幕刷新率与运动补偿功能是相辅相成的,高端电视会使用这样的屏幕来实现更高的画面流畅度。
注意,电视的屏幕刷新率高主要是用运动补偿功能提高屏幕的流畅度,其次是用HDMI2.1接口服务PS5/XSX游戏玩家。不是说120HZ不玩游戏就没用。
宽色域技术
自然界中可见光谱的颜色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包含了人眼能看到的所有颜色。但由于技术原因,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等显示设备只能显示整个色域空中的部分颜色,最基本的色域是100%。如果高于这个色域范围,就意味着可以显示更多的色彩,电视画面会更加纯净明亮,色彩过渡柔和流畅。很多消费者在实体店看到三星的高端机都会感叹。哇,画面太亮了,因为三星的高端电视色域特别高,可以显示比普通电视多很多的色彩。所有高端电视都将采用广色域技术。
目前最常见的广色域解决方案是量子点广色域,通过在液晶电视上添加一层含有量子点材料的薄膜来实现。这个技术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就是著名的“QLED”。当然,这只是营销词汇,并不是真正的QLED。目前主要三星/TCL/海信都在用,最近互联网品牌也开始逆风崛起。比如华为智能屏、一加电视、小米电视5 pro等。已经发布的,都采用了量子点广色域方案。
为了让所有读者都能理解,我就跳过色域范围的技术解释,给大家一个通用的方法,教大家电视到底有没有广色域:
首先,普通电视的色域范围是100%BT.709或者72%NTCS,这是一个基本值。如果高于基础值,则可视为广色域。目前比较常见的,比如
30% BT.709(海信HZ65E7D)、136%BT.709(TCL Q9)、145%BT.709(海信HZ65E8A/E9A)、157%BT.709(TCL C8/Q10)或85%NTSC(东芝U6900C
索尼广色域机型包括:索尼系列8、系列9、系列Z和系列A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特力幻彩科技)。
三星的Q系列,比如Q60/Q70/Q80等。
注:根据HDR显示认证技术规范2.0版的要求,支持HDR的液晶电视色域应≥90%DCI-P3色域。支架一般价格都很贵,不要坚持中低端。
宽色域图
量子点和QLED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光控隔板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HDR这个词。几乎每台4K电视都会说支持HDR。当然,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这个后面具体讨论,现在就跳过吧。所谓电视上的HDR,就是在电视屏幕上展现更多的细节,包括暗细节和亮细节。屏幕上暗的地方变暗,亮的地方变亮,而暗的场景可以同时看清细节。在明亮的场景下,也能看清细节,不会糊成一团。人眼看到的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场景,可以展现画面中的所有细节。与普通电视相比,暗的地方是一团浆糊,亮的地方完全被白色覆盖。真正的HDR电视会比普通电视清晰很多。
为了在液晶电视上实现这种卓越的HDR效应,首先需要非常高的屏幕对比度,其次需要非常高的屏幕峰值亮度。为了提高屏幕对比度,液晶电视需要硬件光控分区。
然而,有两种类型的硬件灯光控制分区:
第一种是侧入式条形光控区。顾名思义,用在侧入式背光电视上,光控区呈条状。这个条状的光控区数量较少,无法精细调节屏幕不同区域的亮度,意义不大。采用该方案的机型有海信HZ65E8A/HZ65E7D/U8E/华为、荣耀智能屏pro等。
第二种是直下式棋盘式光控分区,用在直下式背光的电视中。光控分区类似于棋盘,将背光分成几十个或几百个小单元,不仅可以独立控制每个单元的亮度,而且每个背光单元的亮度不会相互影响。比如左边亮了,但是右边也亮了,因为左边太亮了,所以加个遮光帘,让暗的地方保持暗,亮的地方正常亮。
采用棋盘式光控分区的型号有(例如):
雷鸟S535C、R625C、R635C和R645C系列
海信U7E/海信U7F/U9/E9F,新U7G系列等
索尼9系列/Z系列
三星Q80系列/Q90系列等。
小米电视82寸,红米98寸,红米86寸。
TCL X9C、TCL C12等
OPPO智能电视S1
低端机一般采用直下式背光以节省成本,中高端机更多采用技术成熟的侧入式背光,高端机一般采用直下式背光配合棋盘格动态区域背光技术以提升HDR效果。我不是说直下式背光一定比侧入式背光好。如果没有光控分区,纠结于直下式背光还是侧入式背光都没有意义。
峰值屏幕亮度:
屏幕的峰值亮度是指电视所能达到的最大亮度。根据HDR显示器认证技术规范2.0版的要求,液晶电视的峰值亮度必须达到1000尼特以上才能满足标准要求。1.0版本的要求比较低,大于等于600尼特。也就是说600尼特以上的HDR开始有效果,到了1000尼特效果会更好。一般低端电视的峰值亮度是400到600尼特,高端电视是600到800尼特,高端电视是1000尼特以上。
支架一般价格都很贵,不要坚持中低端。
图像质量处理芯片:
上述技术对图像质量有间接影响。只有画质处理芯片直接优化视频图像。画质处理芯片基于海量的图像数据库和强大的算法,通过算法对图像中的建筑物、人物、动植物进行优化,以增加清晰度,降低噪点,增强暗部和亮部的细节,平滑渐变,准确还原色彩。高端图像质量处理芯片甚至可以依靠芯片算法来实现图像的HDR效应。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画质处理芯片与CPU不是一个概念,功能不同,选购时不要混淆;第二,只有一线品牌,如索尼、三星、LG、海信有实力自己做画质处理芯片。国内大部分传统品牌也没有画质处理芯片,所有互联网品牌都是要完蛋的。
支架一般价格都很贵,不要坚持中低端。
液晶显示器显示HDR效应的最低要求是什么?
电视的HDR效应水平基本相当于电视画质的表现。从两三千的小米到两三千的索尼三星,都声称支持HDR,那么怎么才能真正支持HDR效果显示器呢?
这个是有标准的,规定了峰值亮度、最小亮度(决定画面对比度)和广色域。
I .屏幕的峰值亮度大于或等于1000尼特。(其实600尼特以上就能有效,越高越明显。)
第二,超高对比度,所以要求有棋盘光控分区。
三、广色域,大于等于90%DCI-P3色域
市面上符合要求的液晶电视屈指可数,价格也比较高。
CESI/ts 008-2016 HDR显示器认证技术规范
如果你想要一台真正支持HDR效应的电视,你必须购买一台中高端或高端机器。只能从一线品牌中选择。这就好比你去4S的商店说你想买一辆奔驰宝马,然后测量你口袋里的钱够不够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