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国江苏)
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挤压,地震断裂带非常发育。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以下由边肖分别介绍。
西南的
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有八种主要的分布式地震:
炉霍-康定地震带
从甘孜西部经炉霍、道孚到康定。
冕宁-西昌地震带
从北边的石棉经冕宁、西昌、会理、米易到元谋。
东川-嵩明地震带
北起巧家,南经东川、嵩明、寻甸、宜良、开原至个旧。地震活动强烈,频率低。
马-昭通地震带
包括四川马边地区和云南昭通地区。1974年永善7.1级地震发生在该带,地震活动频率高,多为群震。
通海-石屏地震带
包括玉溪、通海、峨山、曲江、石屏、建水等地区,1970年发生通海7.8级地震,地震活动性强,地震重复性高。
中甸-大理地震带
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
天水地震带
包括中甸、丽江、鹤庆、剑川、洱源、大理、邓氏美蓉、巍山和南涧。
松潘地震带
包括武平、南平、张拉、松潘、叠溪和龙门以东的山区。
华北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份的全部或部分。华北有四个地震带:
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从宿迁到铁岭的大部分或部分地区。它是中国大陆东部的一个地震活跃带。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和1974年海城7.4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
华北平原地震带;
南界大致沿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山脉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坳陷西缘,向天津东南延伸,经济东南到达苏州地区。对京津唐威胁最大的是地震带。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
沼泽地震带;
北起河北宣化-淮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丁鑫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南至渭河盆地。它是中国东部的另一个强震活动带。
银川-河套地震带;
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带。
西北地区
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和天山南麓和北麓,有6级大地震:
民勤地震带:
东有贺兰山,西北有雅布的巴音乌拉山和莱山,南有天净山等。
河西地震带;
祁连山地区最活跃的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都很高。
祁连山地震带;
包括祁连山主体部分。
柴达木地震带;
以柴达木盆地为主体。
拜城-和静地震带;
地震主要分布在库车-轮台地区和乌什以北地区,震源深度10-30公里。
喀什-柯坪地震带;
包括阿克苏、八宿、喀什和鸭子山,以及天山及其山前地带自北向南的边界线。
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有六个主要地震带:
泉州-汕头地震带;
是东南沿海地震亚区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震带。
邵武-河源地震带;
东起福建崇安北部,经邵武、泰宁、宁化、长汀、连城、武平进入广东。
广州-阳江地震带;
北起佛冈、清远,南至阳江、吴川,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NE向断层组成。该地区地震发生在广州、佛山、高河、阳江等地,最大震级为6.4级。
灵山地震带;
北至梧州、藤县,南至北海、东兴。
雷琼地震带:
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的雷琼断陷。
扬州-铜陵地震带;
包括江苏东部、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强震主要分布在长江断裂带两侧和黄海。
台湾地区
西部地震带:
指整个台湾西部,大致平行于岛轴。由于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工商业建设发达,每次大地震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
东部地震带:
南端与菲律宾地震带相连,沿台湾省岛平行方向向北延伸,经台东、呈贡、花莲至宜兰。这个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频率最高。
东北地震带;
该带受冲绳海槽扩张的影响,从杨澜溪上游经宜兰延伸至琉球群岛东北。它是一个浅源地震活动带,伴随着地热和火山活动(在龟山岛附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摘自网络,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谢谢!